时间:2024-04-02
2024年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难点分析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有利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该项工作的重点以及面临的普遍挑战等问题,不仅关系到评估工作本身的有效性,更直接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难点,对于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作重点
1.风险调查
风险调查环节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石,不仅关乎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风险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兼具广泛性和代表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在风险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进行深入了解,搜集各种可能对项目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才能准确辨别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同时,风险调查的成果不仅是对风险因素的辨别,还是对风险程度预估和风险等级判断的重要依据,更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基础。只有深入、全面、准确地进行风险调查,才能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风险调查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中之重。
2.四性评估:
合法性:主要考量项目决策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决策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决策;项目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是否履行了审批、核准、备案等法定程序,相关前置审查要件是否完备;如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是否经过必要的论证、听证和公示等公众参与程序,听证和公示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参与听证对象是否为利益相关者。
合理性:主要评估项目决策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是否可承受,项目拟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是否顾及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可行性:主要评估项目是否经过严谨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土地和人员、技术、资金等制约因素;是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完善、具体和具备可操作性,建设时机是否成熟。
可控性:主要评估项目实施是否存在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以及引发负面社会影响诱因,项目实施单位针对社会、环境、安全等问题有否制定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各类预案和措施能否起到预期处置效果;能否将社会稳定风险控制在预测范围之内。
二、工作难点
1.风险调查公众参与难
公众参与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的刚性规定。就我国目前而言,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还未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也未形成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缺乏内在刚性拉力,致使公众参与乏力,效果不明显。
社会公众与政府人员对公众参与的内在性需求低。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政府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既是承担评估风险的委托主体又是评估风险的执行主体,对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的需求较低。
社会组织与第三方评估组织参与评估的权力有限。公众参与存在不同的参与主体,其利益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益需求也有所不同。在许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往往是单个人参与,没有形成组织参与,这种势单力薄的个人参与,其意见难以发挥作用。
公众参与渠道有限与参与方式陈旧影响参与效果。传统的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收集到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但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这些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参与需求。
2.风险点辨识难
社会稳定风险源于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失效,而新的社会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社会稳定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人为的因素和政策、法律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风险点既有群众的利益诉求过高所引发的,也有现有的政策、规章和法律滞后于中现实发展的原因,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诱发的。
此外,社会稳定风险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的公信力对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无论地方政府出台的重大项目或重大政策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公众都会提出质疑。因此,在决策和政策出台前,就需要界定利益相关方,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听证会、专家咨询、访谈等多种形。
3.科学测量风险难
单因素风险等级主要由风险概率,影响程度两个因素决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由单因素风险等级和各风险在项目中的权重比例决定。在风险等级判定中如何准确定性和定量每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以及判明其所占权重分值,是合理评估项目风险等级的关键指标。由于风险分析和评估属于预测性评价,评价的依据主要有国家政策、规章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这些因素受多方面影响存在动态变化,导致社会稳定风险预测天然具有不确定性,造成风险计算和等级预测难。为保障风险充分可控,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较高的估值测算每个风险因素,并采取较强力的风险防控措施,防止实际风险失控。
基于此,并结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现状,分享以下几点看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质远非一项独立的程序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单纯任务。它更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网络,联结着评估主体、承办单位、评估机构以及所有与评估项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组织和公众。这一机制的成功实施,需要各方主体共同投入,协同合作,确保评估工作的深入、全面与有效。
首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与研判。评估主体需要调动各方资源,与承办单位、评估机构等密切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框架。
其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公众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风险评估的起点到风险应对的终点,公众的利益和需求始终贯穿于其中。风险评估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维护和发展公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
此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还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专业化的技术支持。评估机构应严格保持独立性,不受评估事项利益相关者影响,充分发挥中立、专业的角色优势,依法、科学、负责任地提出客观、公正、最接近事实的风险评估结论及风险应对建议。同时,评估机构还应积极与其他参与方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
最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需要制度化保障。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规范评估流程和标准。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透明和有效。
小结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承办单位、评估机构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加强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提高公众参与度和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效果和影响力,为社会 的和谐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我们也会在持续精进业务的同时,与稳评工作的各方共同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贡献力
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子文化街D区2座
0534-2387577
Copyright © 2015-2016 德州思昂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54656号-1 友情链接:德州市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