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2020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制定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开始在试点地区使用电子方式送达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裁判文书。
2021年修正、2022年1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允许法院通过电子方式送达裁判文书,其第九十条明确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
电子方式送达裁判文书,大大缩短了送达的周期,提高了文书送达的效率,节约了送达成本,让当事人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以收取裁判文书。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九十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为准。
第二百六十一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采取捎口信、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传唤双方当事人、通知证人和送达诉讼文书。以简便方式送达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判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书记员担任记录。
作者简介
耿凤圆,法律硕士,山东思昂律师事务所法律产品研发中心主任。
专业领域:政府法律顾问、行政诉讼案件、行政复议、渎职类刑事辩护、知识产权。
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子文化街D区2座
0534-2387577
Copyright © 2015-2016 德州思昂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54656号-1 友情链接:德州市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