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7
又到一年315,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多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我们在消费过程中的有力保障,我们更应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学会依法维权。
• 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比如购买的电器产品不能存在漏电等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
• 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必须如实告知商品的成分、产地、使用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不能隐瞒或虚假宣传。
• 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例如,在购买手机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商家不能强制消费者购买某一款产品。
•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当我们购买的商品缺斤短两,或者价格明显不合理时,就侵犯了公平交易权。
1. 网络购物陷阱:网络购物时,我们可能遇到虚假优惠券、虚假物流单号、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比如,在我们网络购物时收到的商品与商家宣传的严重不符,商家拒绝退货退款。此时,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定,要求商家退货退款;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还可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
2. 直播带货乱象:当下直播带货也是吸引广大消费者的购买火爆渠道,但是在直播带货中,主播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购买后发现产品质量不佳等情况屡见不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若主播作为广告代言人,对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同样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消费者可据此要求商家承担退货、赔偿等责任,主播和平台若存在过错,也需承担连带责任。
3. 预付式消费风险: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预付式消费非常普遍,也常出现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费推诿等问题。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并核实合同主体真实性,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包括服务内容、收费标准、退费条件等合同条款,并让商家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提供营业执照等附件信息;同时,消费者在支付预付款项时,一定要核对好收款方名称是否与经营者名称一致。付款之后,留存好与经营者签订的合同、发票等相关凭证。若商家违反合同约定,消费者可依据合同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退还剩余费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模式的日益多元化,消费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在消费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识别各种消费陷阱。一旦权益受到侵害,不要畏惧,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放心、公平的消费环境,让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能安心、满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子文化街D区2座
0534-2387577
Copyright © 2015-2016 德州思昂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54656号-1 友情链接:德州市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