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昂说法‖打工人必看的维权指南——如何区分劳务派遣VS劳务外包!

时间:2025-08-29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分不清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区别,以至于工作中不善于留痕存证,直到劳动权益受损才后悔莫及。

事实上,这两种用工方式虽然听起来相似,却在法律性质、权益保障和维权途径上存在巨大差异。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并提供实用的劳动者维权指南,帮助大家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01
本质区别:三方关系与两方关系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40 33.98" style="display: block;"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劳务派遣是三方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即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被派到用工单位工作。

劳务外包是两方关系:发包方+承包方。由承包方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在承包方的管理下进行工作,而发包方只验收工作成果,不直接管理劳动者。

简单来说,劳务派遣是"服务",劳务外包是"成果"。


02
六大核心区别:关系劳动者切身权益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40 33.98" style="display: block;"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差异,我们用一个表格来全面对比:

1.jpg

03
劳动者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用工形式?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40 33.98" style="display: block;"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判断:

- 查看劳动合同:与谁签订劳动合同,就是谁的员工。

- 接受谁的管理:谁负责你的日常工作安排、考勤和绩效考核。

- 工资由谁发放:谁给你发工资、缴纳社保。

- 与谁沟通交流:工作中遇到问题找谁解决。


04
“假外包、真派遣”:判断标准及应对方式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40 33.98" style="display: block;"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假外包真派遣,是指用工单位表面上与外包公司签订劳务外包合同,但实际管理中仍像劳务派遣一样直接控制劳动者,以此规避《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严格限制,属于不合规用工行为。

“假外包、真派遣”常见的表现形式:

- 用工单位与外包公司签订的是外包合同,但实际上劳动者是接受用工单位的直接管理

- 工作岗位不符合“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要求

- 外包公司不具备合法资质

- 频繁更换外包公司,规避连续工龄计算


图片

劳动者维权途径:一步步保障自身权益

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

1.收集证据: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加班通知等证明劳动关系和权益受损的材料。

2.协商沟通:先与劳务派遣/外包公司或用工单位沟通协商,明确提出诉求,争取和平解决。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商无果后,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详细证据材料和情况说明。

4.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等。

5.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你的重要权利。



05
特别提醒:单位强行转外包怎么办?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40 33.98" style="display: block;" role="img" aria-label="插图"></svg>

如果单位强行将你从劳务派遣工转为外包工,请注意:

-   单位未与你协商、未取得你同意,单方面变更用工形式是违法的!

-   你有权拒绝接受,要求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   如果原派遣公司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新外包公司又未签订新合同,可能导致劳动关系处于空白状态,影响社保缴纳、工龄计算!

-   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都是合法的用工形式,但不法企业可能利用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侵犯劳动者权益。作为劳动者,了解自己的用工性质、明确自己的权利、掌握维权方法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关于我们
  • 我们是谁
  • 我们服务的客户
  • 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服务
  • 民商事诉讼/仲裁
  • 刑事辩护
  • 公司法律服务
  • 破产管理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联系我们

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子文化街D区2座

0534-2387577

法律咨询热线
关注思昂律师资讯

Copyright © 2015-2016 德州思昂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54656号-1 友情链接:德州市律师协会